Archive for 专访报道

刘长庚:大山大水,止于至善

刘长庚:大山大水,止于至善

五月 7, 2011 No Comments

刘长庚:大山大水,止于至善 ——青年山水画家刘长庚速记 文/王松兴      太行山雄伟挺拔、秀丽多姿,这里曾孕育出著名画家郭熙、荆浩等,他们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创作在中国绘画史中承上启下,开一代画风。中国山水画的蓬勃发展,太行山一直撑起着半壁江山,几千年来一直是历代画家的心仪之地,采风写生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以太行为题材的优秀山水画家有不少,并在当代中国画坛引人注目,刘长庚就是其中一个。      刘长庚,1954年出生于河南温县,号正山,斋名:正山堂。2000年进修结业于北京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温县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郭熙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家》杂志副主编,当代中国书画院特聘画家。     1985年,刘长庚从部队转业,在温县劳动局工作,如今退居二线,自幼酷爱书画的他充分利用工作闲暇,临池不辍,每天创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如此这般地痴迷于花鸟画、山水国画创作,后来在北京画院结识了中央美院诸多教授、名家大家,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指点,书画门径豁然开朗。      为追求浩瀚而深邃的意境。近年来,刘长庚不辞劳苦,坚持实地观察名山大川,近距离地感悟大山大水,他三上华山,六登黄山,深居八里沟,独坐石板岩,至于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郭亮、邙山等地,去的次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广阔、雄浑、斑斓、多姿的自然景象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长期的写生激活了他领会掌握传统艺术的思想和技法,传统的笔墨韵味、大胆出新的神奇笔法在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他创作出的雄风多姿的山体、浩瀚磅礴的云雾、清新明丽的色彩、层出不穷的意境,既神奇莫测又质朴自然。       搜集奇峰打草稿。每每登山涉水回到画室或者夜间,刘长庚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地映现墨蓝色的大山大水。那风景,开阔、坦荡;高险、雄奇;清冷、幽深;精妙、细微。这大气而微妙的风景,有如云卷云舒,正如世人难以企及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之人格境界。每每此刻,他总要起身创作。他实在难以抑制那莫名的冲动和渴望。       2007年春日,天空飘着小雨,林州石板岩迎来了一支由七八个书画家自发组团的队伍,刘长庚就是其中一位,他们后背画笔、纸墨、相机、干粮,由于山路崎岖,雨湿路滑,他们爬了将近2小时才爬上顶峰,精疲力竭的他们被云外水涤的清新山景的奇妙吸引了,陶醉了。抬眼是云雾缥缈的天空,俯首是深不见底的深渊。这一次他们一住就是十天。饿了,啃起干粮;黑了,燃起木柴;渴了,捧口山泉;乏了,就地闭眼。还真有点“千辛万苦我不累,风餐露宿我不苦”的苦中取乐精神。这一次写生,他着凉感冒了,但是他感受非常深,收获很大,他充分领略到雾中太行的真实和苍茫。       意境求静,气韵求动。欣赏刘长庚的山水画作,给人积极向上的、使人振奋的力量以及雄浑、大气、至善的精神。这是他作品引人瞩目之处,在境象上统一了大美与充实。       近些年来,刘长庚热衷公益,曾组织温县美协参加抗震救灾的赈灾义演活动,拍卖资金全部捐给灾区;多次到武警宁夏总队和部队官兵进行联谊作画,并捐赠书画作品20余件。       在山水宣纸间砥砺前行,刘长庚完成了一次次质的飞跃,逐见成果。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大赛中获奖,并在甘肃定西市成功举办“刘长庚国画展”。作品《秋天的回忆》在首届世界和平书画摄影展中荣获金奖,作品《山水》在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书画展中获二等奖;《太行写生》、《溪山访友》等作品多次获河南美协组织的绘画大赛并获奖;作品《太行松风》、《太行秋韵》、《溪山情话》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作品被齐白石纪念馆等多家机构及海内外友好人士收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太行山,不愧是画家创作的活水源头,相信这里必将能涌现出更多有活力的山水画家,创作出更多成功优秀的艺术作品来。

易砚精品助推保定文化名城建设

五月 7, 2011 No Comments

易砚精品助推保定文化名城建设 ——访中国雕刻工艺美术大师、易砚领军人物崔爱民 王松兴 易砚产于易州(今河北易县)。1987年春在杭州被评为全国三大高档砚之一,与端砚 (产于广东肇庆)、歙砚(产于安徽歙县)齐名。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早在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继承了祖父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县终南津水峪发现了砚石,制成了“易砚”。至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庭硅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姓李,由易州迁居翕歙,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祖,而易砚也久盛不衰。近年来,从事易砚的优秀雕刻设计美术师有不少,崔爱民是其中一位。 受父亲崔鹏飞的耳濡目染,13岁的崔爱民喜欢上了易砚的雕刻设计,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告别了学堂。痴迷于易砚的崔爱民自幼聪慧,谦虚好学,他要把童年所见所想融进砚石,把心中所愿所想通过易水河畔的砚石展示大美,这种尝试肯定也是艰辛的。然崔爱民却陶醉于这份艰辛并快乐着。出手不凡的他,雕刻出的人物、花卉、鱼虫、山水、禽兽无不栩栩如生,维肖维妙,耐人寻味。 崔爱民亲手雕刻设计重达6吨的《东方之魂》,于1997年7月1日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因举世罕见,又是为庆祝香港回归,该易砚珍品取名为:《归砚》。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之际,崔爱民创作出一具长达13米的紫翠石巨雕——《日月双回轮,九九归一》,现坐落于海南南山。巨雕中雕有五十六条龙、九头龟、九只凤,一日一月,分别象征五十六个民族和九九归一,被写入世界十佳吉尼斯记录。 崔爱民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他的梦想就是将易砚推出省门国门,享誉世界,他要尝试做易砚的守望者和开拓者。 2007年春,崔爱民率徒弟60余人,取料于太行山区西峪山上一块巨重百吨色彩柔和的天蓝色水成岩。他亲手设计,以料构思,设计定型,因石施技,巧妙地利用砚石上的天然石眼、石胆和花纹,去粗存精,因材施技,开始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尝试,将一块沉默的石头赋予了鲜活生命和旋律神韵。 2010年8月,崔爱民成立了艺缘易砚堂,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全国妇联第三届书记处书记李宝光题写。艺缘易砚,意即让易砚与更多的艺术名家结缘;砚台远观是艺术品,又是展示文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到易县皆有缘,易县名砚美名扬。 2011年秋天,崔爱民和徒弟们历经三年时间,名为《龙腾盛世中国梦》的巨砚横空出世,巨砚砚池由日、月组成,寓意为天地孕育万物,中华与日月同辉。神龙吐水,源远流长,喻示华夏福如东海,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生生不息龙的精神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精髓,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 《龙腾盛世中国梦》巨砚凸显56条龙、9条巨龙和9只神龟,涵盖中国版图和日月映像等构图。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9条昂首腾飞的巨龙,喻示华夏九州繁荣昌盛;9只寿龟寓意为祈盼江山永固、华夏一统之意。56条龙代表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九条主龙和九只神龟,寓意九九归一。 业内人士认为,天然石料点缀着碧绿色或淡黄色的斑纹,石面光泽,细润如玉,质刚而柔,是制砚的最佳石料。加之技师运用了平雕、浮雕、阳雕、阴刻,透雕,等传统的雕刻技法,巧妙利用石料上的天然花纹,形态各异,淋漓尽致。无论体积重量,还是工艺审美均为中华乃至世界之最,是无与伦比的巨砚珍品和奇观,不愧为划时代的伟大创造。既是巨无霸式砚雕艺术品,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热爱祖国的真是情感,祝福崛起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010年12月6日,崔爱民以“易砚堂”的名义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捐助一方易砚精品《子午书简》,取材玉带石,重达98公斤,参与2011年1月8日“希望之履”慈善盛典公益拍卖,所拍款项将全额捐赠,旨在关爱少年儿童健康,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011年12月,接受《中国报道》杂志专访。 2012年2月,易砚作品《石鼓》被联合国友好协会主席诺尔.布朗博士收藏。 2013年4月,接受《艺术到家》专访。 2014年9月,《龙腾盛世中国梦》巨砚长16.92米、宽3.6米、高1.75米,创世界纪录。扛旗高级世界纪录认证师侯里群、Dmitri Doronin(德米日)现场为崔爱民颁发了“世界上最长的砚台”证书。 2014年10月,《北魏石砚》、《水渠砚》、《双龙砚》三件作品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百花杯金奖。 2015年3月,确定为第四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3月,作品《兰亭砚》在第50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2015年6月,作品《四海升平》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5年7月,河北省砚雕行业协会联合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于7月18日至8月16日举办“砚海撷珍——易水石古砚名家珍品展”,崔爱民作品《掌上明珠》荣摘金奖。 【崔爱民档案】崔爱民,字惠众,号易砚堂主人,1974年7月出生,河北保定易县人。现为河北工艺美术雕刻大师,河北民间工艺美术雕刻大师,保定市工艺美术雕刻大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北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华砚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北砚雕协会副会长,保定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创世界纪录大型易水砚设计师。

Tags: , 专访报道

陈敬宇:沉醉翰墨抒情怀

五月 7, 2011 No Comments

陈敬宇:沉醉翰墨抒情怀 王松兴       陈敬宇在安阳广为人知,原安阳电视台党支部书记,退休后拜师于傅江门下,研习书法,作品风格萧疏,苍劲浑朴,受到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的尊敬和好评。现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荣誉院长,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老年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陈敬宇,1942年出生于安阳县曲沟镇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陈玉昆曾是安阳市久负盛名的南锦泰掌柜,安阳市商会会长,家中藏书字画颇丰,加之安阳这个城市所承载的华夏古文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耳濡目染的陈敬宇自幼喜爱上了书画艺术,喜好泼墨涂鸦。     陈敬宇毕业于安阳一高,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1963年,高中毕业后本想考取北京大学,但因父亲年迈,家境败落,于是选择了接父亲的班,到安阳肥皂厂当了一名工人。     上班后,陈敬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后来,文化基础扎实的他从一个普通工人起步,后任秘书、办公室主任。1984年安阳电视台筹建,陈敬宇被调任安阳电视台党支部书记。1985年8月1日,安阳电视台正式开播。在此期间,陈敬宇博览群书,还忙里偷闲,挥毫泼墨,临池不辍,感悟传统汉字的义之精髓、形之神韵。     1997年,陈敬宇退居二线,结识了有“中国当代第一大篆”之誉的著名书法家、黄胄师兄傅江,诚为程门立雪,尊师求艺,研习金文大篆。陈敬宇书法门径豁然开朗,对中华文字的源流和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傅江先生也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倾囊相授,悉心传授笔法真谛。     2002年,陈敬宇退休在家,无官一身轻。难得清闲的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临习古代碑帖,真草篆隶广为涉猎,与国内外书法名家交流心得,博采众长,熔炼古今。他已痴迷于传统书道,沉醉翰墨抒情怀。     “书法这门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养人’、‘养眼’、‘养德’,有着无穷的魅力。”陈敬宇如是说。     2007年春日,一酒店开业,散席品茶之余,众多书画名家泼墨为快,受邀前行的陈敬宇趁着酒兴运毫抒情,留下两幅书法就离开了酒店。三天后,陈敬宇接到酒店总经理张振国的电话,说要宴请吃饭,来时别忘了带上印章。这才想起,开业当天他没有带章,作品只有落款,却让老板爱不释手。后来,张振国推荐陈敬宇两幅作品到河北,原来这年石家庄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石家庄解放60周年、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60周年活动,正举办大型书画征文活动。陈敬宇的两幅作品均入展获奖并被西柏坡纪念馆收藏。     这年秋天,陈敬宇去了海口,居住在绿岛家园小区,他有一份“美差”—— 孙子在读初中,他当陪读,早晚接送,晚上辅导功课。秋日海南,阳光和煦,风景秀丽。白天闲着没事的他,挥毫泼墨自然是件快事。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传说开了,说小区里来了位大书法家。于是,许多人跑去陈敬宇画室,近距离感受书法家泼墨时的英姿飒爽。陈敬宇只为老有所乐,淡漠名利,走时均送上一幅墨宝分文未取,让来者高兴而归。小区内一位来自甘肃平凉地区的诗人、书画家也登门造访,求得三幅大篆,大为称赞。你来我往,他们后来成了好朋友。一次,这位诗人带着陈敬宇的两幅三尺金文大篆参与竞拍,成交价四千元,诗人送去,被陈婉拒。随后,这位诗人将陈敬宇的书法推荐参加了多次全国性大型书法展出和大赛,获得了特等奖、金奖和银奖等奖项,入编多种大型画册丛书。    虎年深秋,笔者在陈敬宇家中感受到书家泼墨时的风采。只见他饱蘸浓墨,挥洒自如,时而弯腰凝眉,一笔急退数步若飞流直下;时而随意俯仰,足不挪步连书数字如老藤盘绕,常有惊人之举,出人意料之笔。起笔轻盈,收笔自然,意境沉迷,物我两忘。就以“鲜”字为例,鱼字上宣,则锦鳞泳波;羊现纸上,则似角羚石崖;鲜字写成,则犹美味洋溢……不一而足。画幅有限,但字字力透字背。近睹远观,以字品之,以画审之,而皆悦于目赏于心!沉醉翰墨中,放怀天地外。折射出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者风范。     沉醉丹青绘晚霞,翰墨飘香抒情怀。或许这是对陈敬宇很好的写照。

Tags: 专访报道

李宝光:诗书翰墨写春秋

五月 7, 2011 No Comments

诗书翰墨写春秋 ——访原全国妇联副主席、杰出诗书画家李宝光           □  王松兴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深受读者欢迎的郑州晚报是李宝光领导复刊的,配备领导班子,给记者做报告,支持郑州晚报开展舆论监督等等,所以李宝光的名字给我印象很深。我大学毕业后就在郑州晚报工作,后来工作各地,还兼编一家书画类杂志。近些年,我采访了许多人和她自己,她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很健谈。李宝光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她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她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热爱生活的文化人,她擅长诗词楹联,从她的诗、词、曲、楹联作品中我们聆听到了一个女战士爱国热血的奔流声;她热衷书画创作,陶冶情操,涵养身心,磨练意志,净化心灵。她的书画作品流露出她敬业乐艺、律己、廉洁、为国为民的真实情感;她在古稀之年积极筹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李宝光的创作激情是充沛的,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时代,即便是深入基层下乡调研的闲暇,还是出差开会的异国他乡,她总愿意激扬文字抒发情怀。     李宝光自幼勤奋好学,在她上小学时,无论月考、期考多是名列榜首,而后以第一名考入保定职业中专,几天后又以第一名考入保定女师。15岁时突发“七七事变”,她毅然弃笔从戎,投身抗日斗争,“烽烟战火炼青春”,辗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做妇女抗日工作。     在那抗日战争时期和艰苦建设时期,她的诗作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把那紧张繁重的危险环境和你死我活的斗争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1942年的她在诗歌里这样写到:“不怕沉沉黑夜在敌人碉堡边潜行/不怕在敌人统治的‘爱护村’做抗日工作/巧穿敌人封锁线/智躲敌人搜索/处处有老乡保护我/有老乡就有我。”对当时她抗日的勇敢、机智和富于牺牲精神,描述的多么逼真,实在令人钦佩。     全国解放后,1952年之前,她在河南省和中南大区妇联会工作,后来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四清”下乡两年,下乡调查和蹲点每年不少于三四个月,有两年春节加班未能回家,忙碌可想而知,真是“难得浮生半日闲”。     1981年郑州大旱,李宝光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郑州市委第一书记,还兼全国妇联副主席(至1983年),她与上万百姓一起抗旱,并创作一首《抗旱歌》:“君不见/古代尚有雄心移山者/今朝岂无壮志引水人/君不见/铁锨落处溪流滚/汗珠滴下玉泉喷/……/伟哉!炎风烈日何所惧/旋转乾坤赖吾人。”她在感言中有这么两句:“若是跪求能得雨,省委书记也信神”。寥寥数字,把求雨的焦虑和做公仆的亲民心结跃然纸上。期间,她还创作了一首异曲同工的《战黄河·小曲》:哪怕它“牛肚皮” /颤颤悠悠,悠悠颤颤/哪怕它“芝麻酱” /泥和水,水和泥/混成一体/哪怕它杂草拌胶泥/铁锨如飞,小车如梭/挥汗如雨,胜顽敌。言情叙事,以白描写生,曲尽其妙,读之悦耳动听,绝对是一流的好诗。     1983年她在新西兰写了一首《异国望月》:“相知故乡月,伴我异国游。山川越万里,跨过南北球。初行圆如镜,而今瘦若钩。念尔旅途苦,感君不需酬。明日乘风去,同回我神州。”读者想想,月伴万里,跨地球南北,奇想乘风携月回国,这种浪漫诗情是全新的。     时光匆匆,岁月蹉跎。叹老、嗟老是诗人永恒的主题。如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王羲之在《兰亭序》提到:“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而她的诗歌《老否歌》,一反其意,从个人之老到万物之老及宇宙之老,层层深入,从“人生易老天难老”起句,回答了三个问题“老了也好”,“难老也好”,“老否都好”,像一个哲学家用诗的语言回答了一个困惑人类的大难题。     “历尽艰辛求解放,不为功名”、“皓首仍添绵薄力,勿负余生”、“奉献无私心并力,勿忧!莫问自身沉与浮”,这些词句,正是她回首往事时的内心真情流露。     关于诗歌,见仁见智,古今人士讨论很多,但一首好诗,必须是诵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震,观之阴霾尽散,讲之剥茧抽丝,这四条是公认的。     后来李宝光将一些有感而发的诗词曲,公之报刊,随之她又选出几十篇作品,出版了《李宝光诗词楹联作品集》,各地反应甚佳,部分诗词作品被选入《当代五十家女诗人佳作选》。     黄河游览区的王仁民执著于筹建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后来他找到李宝光帮忙,李宝光带他去见了许多领导同志,1988年12月21日,炎黄二帝巨塑筹委会在北京成立,在此基础上筹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1991年5月10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亲自到会并即席讲话,薄一波任名誉会长,名誉会长还有李政道和杨振宁等,周谷城担任会长,萧克任执行会长,各界知名人士有500多人参加。第二届会长萧克、费孝通、程思远等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宗旨,高举爱国团结的大旗,开展了大量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活动,特别是李宝光首先提出并获得大家赞同而创办的“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     李宝光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又是法人代表,主持负责研究会的各项工作,由萧克会长担任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百卷巨著,曾被作为国礼赠给美国著名的图书馆;研究会组织编辑出版的有《炎黄汇典》丛书、《炎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和《炎黄春秋》月刊;研究会举办了许多学术研讨、书画展览等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宝光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一直以书画结缘,和书画家广交朋友。1983年,李宝光退居二线。“无官一身轻”。退休后的她开始热衷于书画艺术创作。在河南,她向陈天然、张海、李自强、唐玉润、郝石林、宋晓东、宋华平、李强、胡秋萍、开映月等书画家切磋学习。在北京,她多次到卢光照、秦岭云、汤文选、沈鹏等几位大师家中拜访、观摩并请教,还得到姚俊卿书法大家的指点。她筹办成立中华炎黄书画院和炎黄女子诗书画家联谊中心,请尹瘦石(已故)、王琦先后任院长,沈鹏、王学仲、林凡等几位书画名家任副院长,她自己任院务顾问兼联谊中心理事长,在院务方面具体负责组织工作,热心为书画家服务。     1990年,李宝光结识了一个名叫王鉴的年轻女教师,绘画方面很有才华,崇尚黄宾虹的大家风范。为了学艺,她主动给中央民族学院的两个教授做家务服务劳动,实际就是保姆身份。后来,她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一次,某教授与她在中央美术馆举办联展,书画界许多书画名家前往,黄胄等人对王鉴的作品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说她的水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王鉴给李宝光留了一幅画作,后来离京回了四川老家,李宝光便与她失去了联系。李宝光对王鉴留下的画作很感兴趣,并精心仿画这幅焦墨山水。有一次,她兴之所至,一天就画了十多幅,不知疲劳,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艺术追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和现任河南书法家协会主席宋华平等人在李宝光家一次拜访时,欣赏完她一幅幅画作后,都认为李宝光的作品在王鉴画风基础上有创新,有自己的风格。“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李宝光证明了白居易的这句画论。     读书养气,书道养性。谦虚好学的李宝光虚心咨询了一些书法名家,开始从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临摹楷书练起,而她本身就练习过硬笔书法,经过一段的楷书临池,又开始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和文征明等人的作品。许多人均为其坚韧不拔、临池不辍的精神所折服。后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首任校长张超和继任校长张道容知道李宝光喜欢书法,非常高兴地送去学校的教材《书法讲义》,里面有古代书法大家和近代书法名家的临帖作品,再加上书法名家的讲义,对于李宝光来说,如鱼得水,其乐融融,为传统书法上下求索。     李宝光虽已八十七岁的高龄,但是她精神矍铄,心态非常年轻,她还鼓励老伴刘杰也练习书法,享受书法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情趣。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以及原主席沈鹏先生均评价刘杰的书法苍劲洗练,力透纸背,已达人书俱老境界。张海高兴地批准李宝光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学问深时意气平”。李宝光襟怀大度,淡泊名利,平易近人。凡是有人开口要她的作品,决不会让人失望,有求必应,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收润笔费。用她自己话说:我又不是书法名家,书法只是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罢了。     真是太谦虚了。在我的采访中,她绝少谈她的奖项和别人的赞誉。近年来,我采访了认识她的老干部、诗人、书画家,才写成了这篇访问记,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李宝光,学习李宝光,研究李宝光,使宝光永远璀璨。    李宝光简介      李宝光,1922年出生,河北完县(现改名顺平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晋察冀边区完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部长、三分区(专区)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北岳区妇女抗日救国会代理主任,北岳区抗联妇女部部长及党组成员,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妇女部长及抗联党组成员,第二、三、四届晋察冀边区妇女抗击日救国会执委。1944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借调中央妇委工作,曾被定为解放区民主妇联筹备会委员。1945年任晋察冀边区民主妇联主任,1947年兼任中共涞水县委副书记。1948年任开封市民主妇联筹委会主任,1949年春任中原区妇联筹委会主任。建国后历任河南省民主妇联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南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全国妇联第三届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第四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书记处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书记兼郑州市委第一书记等职。1983年退居二线,任河南省顾委副主任、河南省外经外事外资领导小组顾问、对外科技交流中心顾问等多项职务。曾当选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其他社会兼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常务顾问,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国际名人研究院顾问,黄帝陵基金会顾问,中国老区促进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出版作品有《李宝光诗词楹联作品集》等,获“黄帝故里文化荣誉奖”等称号。 作者王松兴与原河南省省委书记刘杰、全国妇联副主席李宝光夫妇在一起      转载:《中国老年书画艺术》2009年5月

Tags: 专访报道

李宝光:让中华文化之水长流不断

五月 7, 2011 No Comments

【李宝光简介】李宝光,女,1922年出生,河北完县(现改名顺平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完县妇女救国会宣传部长,北岳区抗日联合会妇女部部长,晋察冀边区妇联会主任兼涞水县县委副书记、县基干队副政委,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妇女联合会主任,中南局妇联筹委会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河南省委副书记兼郑州市委第一书记。1983年退居二线,任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外经外事外资领导小组顾问、对外科技交流中心顾问,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常务顾问,黄帝陵基金会顾问,中国老区促进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曾当选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获“黄帝故里文化荣誉奖”,国际名人研究院高级顾问等。结集出版过《李宝光诗词楹联作品集》,部分诗词作品被选入《当代五十家女诗人佳作选》。 让中华文化之水长流不断 ——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顾问李宝光 王松兴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深受读者欢迎的郑州晚报是李宝光领导复刊的,配备领导班子,给记者做报告,支持郑州晚报开展舆论监督等等,所以李宝光的名字给我印象很深。我大学毕业后就在郑州晚报工作,后来在北京工作。近些年,我采访了许多人和她自己,她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很健谈。李宝光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她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 李宝光自幼勤奋好学,在她上小学时,无论月考、期考多是名列榜首,而后以第一名考入保定职业中专,几天后又以第一名考入保定女师。15岁时突发“七七事变”,她毅然弃笔从戎,投身抗日斗争,“烽烟战火炼青春”,辗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做妇女抗日工作。全国解放后,1952年之前,她在河南省和中南大区妇联会工作,后来任中共中央妇委会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四清”下乡两年,下乡调查和蹲点每年不少于三四个月,有两年春节加班未能回家,忙碌可想而知,真是“难得浮生半日闲”。 1979年,李宝光担任河南省委副书记兼郑州市委第一书记,她是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历史上的第一位主任。改革开放伊始,精神得到大解放。她在常庄水库之畔邀请郑州诗人作家开古典诗词诗会,这在全国首开先河。她鼎立支持王仁民同志把一个普通的引黄入郑提灌站扩大规模,建设并命名为全国知名的黄河游览区。郑州市委制定“以水养水”政策,一改过去自来水公司无偿用水为市场经济的无偿用,发展水乡特色旅游业;不少老干部和书画界人士在她的支持下,有了适当住宅;她为剧团等文艺工作者解决安居问题,至今人们依然怀念她;她把自己的警卫员改成整理群众来信的工作人员,每天收到的一堆堆来信,她都择要处理;她非常重视和珍爱人才,发掘和选拔了不少优秀青年干部,后来成为郑州大学校长的曹策问、郑州市市长陈义初和郑州晚报总编康群就是代表。 1983年,李宝光退居二线,任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外经外事外资领导小组顾问、中国老区促进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 李宝光擅长诗词楹联,从她作品中我们聆听到了一个女战士爱国热血的奔流声;她热衷书画创作,陶冶情操,涵养身心,磨练意志,净化心灵。她的书画作品流露出她敬业乐艺、律己、廉洁、为国为民的真实情感;她在古稀之年积极筹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中华文化之水长流不断。 时光匆匆,岁月蹉跎。叹老、嗟老是诗人永恒的主题。如王羲之在《兰亭序》提到:“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而她的诗歌《老否歌》,一反其意,从个人之老到万物之老及宇宙之老,层层深入,从“人生易老天难老”起句,回答了三个问题“老了也好”,“难老也好”,“老否都好”,像一个哲学家用诗的语言回答了一个困惑人类的大难题。 “历尽艰辛求解放,不为功名”、“皓首仍添绵薄力,勿负余生”、“奉献无私心并力,勿忧!莫问自身沉与浮”,这些词句,正是她回首往事时的内心真情流露。 关于诗歌,见仁见智,古今人士讨论很多,但一首好诗,必须是诵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震,观之阴霾尽散,讲之剥茧抽丝,这四条是公认的。 李宝光将一些有感而发的诗词曲,公之报刊,随之她又选出几十篇作品,出版了《李宝光诗词楹联作品集》,各界反应甚佳,部分诗词作品被选入《当代五十家女诗人佳作选》。 黄河游览区的王仁民执著于筹建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后来他找到李宝光帮忙,李宝光带他去见了许多领导同志,1988年12月21日,炎黄二帝巨塑筹委会在北京成立,在此基础上筹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1991年5月10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亲自到会并即席讲话,薄一波任名誉会长,名誉会长还有李政道和杨振宁等,周谷城担任会长,萧克任执行会长,各界知名人士有500多人参加。第二届会长萧克、费孝通、程思远等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宗旨,高举爱国团结的大旗,开展了大量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活动,特别是李宝光首先提出并获得大家赞同而创办的“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 李宝光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又是法人代表,主持负责研究会的各项工作,由萧克会长担任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百卷巨著,曾被作为国礼赠给美国著名的图书馆;研究会组织编辑出版的有《炎黄汇典》丛书、《炎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和《炎黄春秋》月刊;研究会举办了许多学术研讨、书画展览等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3年,在李宝光等人的提议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了中华炎黄书画院、炎黄女子诗书画家联谊中心,李宝光担任书画院院务顾问兼联谊中心理事长。炎黄书画院和炎黄女子诗书画家联谊中心建立后,很快编辑出版了《当代炎黄书画精萃》大型精印画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全国征集书画作品,在北京和武汉举办书画展,并出版《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画精品选》。1995年,又组织部分女书画家集体创作巨画《百花赞》,献给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举行书画笔会,并先后在北京、武汉举办了“当代炎黄书画名家近作展”,其中由著名画家集体创作的巨幅国画《春风骀荡》,在1998年香港学术研讨会之机,由费孝通会长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赠予香港特区政府,董建华先生当场收受;为表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响应和支持,2000年5月在北京举行首都书画家“寄情大西北”笔会,现场挥毫泼墨而成的4幅画,分别赠予青海省和甘肃省的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还与台北中华伦理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海峡两岸中华书画大展”;2000年7月至11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台北、高雄和北京、珠海书画交流展出,并派出访问团互访,出版了《书画大展专辑》,此次活动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995年1月2日,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著名书画家、语言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袁晓园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工作给予了肯定和关注。袁晓园在文中写道: 近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呈现出空前的兴隆昌盛。文化界也追始溯源,弘扬我们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并兴起一股“炎黄文化”热潮,有“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炎黄春秋》杂志的出版,以及“炎黄艺术馆”的创建等。在河南郑州兴建炎黄二帝巨像,各方响应热烈。研究领域也不断向着深度、广度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彩多姿。这些早已为中外学界所公认…… 李宝光酷爱书画艺术,和诗人、书画家广交朋友。退居二线的她“无官一身轻”,开始热衷于书画艺术创作。在河南,她向陈天然、张海、李自强、唐玉润、郝石林、宋晓东、宋华平、李强、胡秋萍、开映月等书画家切磋学习。在北京,她多次到卢光照、秦岭云、汤文选、沈鹏等几位大师家中拜访、观摩并请教,还得到姚俊卿书法大家的指点。她筹办成立中华炎黄书画院和炎黄女子诗书画家联谊中心,请尹瘦石(已故)、王琦先后任院长,沈鹏、王学仲、林凡等几位书画名家任副院长,她自己任院务顾问兼联谊中心理事长,在院务方面具体负责组织工作,热心为书画家服务,大力弘扬传统书画艺术。 读书养气,书道养性。李宝光虽已八十七岁的高龄,但是她精神矍铄,心态非常年轻,她还鼓励老伴刘杰也练习书法,享受书法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情趣。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以及原主席沈鹏先生均评价刘杰的书法苍劲洗练,力透纸背,已达人书俱老境界。张海高兴地批准李宝光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学问深时意气平”。李宝光襟怀大度,淡泊名利,平易近人。凡是有人开口要她的作品,决不会让人失望,有求必应,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收润笔费。用她自己话说:我又不是书画名家,书法只是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罢了。 真是太谦虚了。在我的采访中,她绝少谈她的奖项和别人的赞誉。近年来,我采访了认识她的老干部、诗人、书画家,才写成了这篇访问记,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李宝光,学习李宝光,研究李宝光,使宝光永远璀璨。 作者王松兴与原河南省省委书记刘杰、全国妇联副主席李宝光夫妇在一起  

Tags: 专访报道
Page 2 of 2«12

天空没有鸟,世界会变小——艾雅康世界爱鸟节成都举行

最美中国媒体(史家治/王松兴/杜艺璇)报道:2023年6月17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主办,四川通达企业集团、四川万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绿发会鸟类专委会承办和多家企业单位协办的第五届”6.17艾雅康世界爱鸟节”在成都隆重举行。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谢伯阳致辞并宣布第五届“6·17艾雅康世界爱鸟节”正式开始。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原常务副主席、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何丕洁先生,世界生态组织秘书长江仁海先生,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中国生产力学会荣誉副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高铁生先生,世界生态组织执行秘书长、中国绿发会名誉理事兼鸟专委主席、国际摄影家联盟副主席艾雅康先生,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康斯坦丁内斯厍,四川通达企业集团董事长蒋理平先生,中国新时代出版社、中国书画家杂志社社长史家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跃等国内外的300余名嘉宾共同出席爱鸟节活动。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艾雅康先生的百幅花鸟摄影作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天空没有鸟,世界会变小”,世界鸟王艾雅康将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保护鸟类,保护环境,回报国家,回馈社会。艾雅康先生从2015年起,开始投入到全球鸟类多样性保护的公益活动中,九年来,艾雅康先生不惧艰辛,不怕牺牲,翻山越岭,卧冰爬雪,穿林趟河,足迹踏遍世界多地,已完成近4000余种野生鸟类的拍摄与信息收集,并建立了首个由中国人发起并命名,且得到世界多国政要支持认可的国际性节日— —“6.17艾雅康世界爱鸟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鸟类摄影作品向社会呼吁人们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环境,尊重顺应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共筑“万山皆绿鸟满林间,大地蓝绿交融,城市鸟语花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爱心主播“沙子哥”捐资助学商丘市南庄小学

6月5日,河南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南庄小学举行一场爱心捐赠仪式。沙子哥团队向南庄小学捐赠了400余套智能桌椅、学生学习用品以及校服等,并捐款资助学校建设73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建设,用于改善孩子们学习以及就餐环境。仪式由梁园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化斌主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道明、调研员夏凡、商丘市民政局副局长、慈善总会副会长冯彥领、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黄伟、梁园区副区长刘振华等人到场参与捐赠仪式。 南庄小学校长霍青峰为纪念沙子哥捐资助教的举动,将南庄小学教学楼更名为“爱沙楼”,旨在鼓励从这里走出的学生用感恩之心化作自强不息奋发学习的动力,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的关怀之情。 沙子哥原名董坤,是一名拥有粉丝300多万的网络游戏博主,团队人员也都是90后的一群年轻人。今年3月份开始,沙子哥团队开始为此次的爱心捐赠做准备。他们进行了2个月的调研,筛选南庄小学为捐赠目标。(王松兴 夏基翔)  

毛泽东主席卫士李丙需

李丙需,1955年4月生,祖籍河南汝州,中共党员,1973年招入中南海8341部队,曾担任毛泽东主席卫士。著有《中南海警卫》、《风云多变的1976》、《一个八三四=一战士的回忆》、《伏牛山下的枪声》等著作。

王知亮签约福融容中俄国际贸易形象代言人

2023年5月22日,福融容中俄国际贸易形象代言人王知亮签约仪式在郑东新区举行。福融容国际贸易(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与武林风元老,少林寺心意把第五代传承人王知亮,现场交换签字并握手留影。 梦不落集团总经理吴礼强,内维扬机械制造厂总经理谢尔盖,俄罗斯天然气集团技术总工、内维扬机械制造厂技术总工马克西姆,郑州普若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强,郑州中俄贸易公司技术总监王笑飞、王知亮团队等嘉宾出席见证了当天举行的福融容俄罗斯LNG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術兵道短兵国家一级裁判陈中磊,武林宝贝队长李亲,河南广播电视台武术世界频道《忠武好少年》栏目总导演任德勇,知名主持人崔晓山。 王知亮与俄罗斯内维扬机械制造厂总经理谢尔盖,郑州普若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强合影留念。 【人物简介】王知亮,1966年出生于河南周口,少林寺心意把第五代传承人。武林风四大元老之一,外号“大胡子”,2006年武林风武林群侠排行第一人。王知亮给传武擂台赛增添喜感,曾多次扮演黑旋风李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松兴)

福融容国际贸易签约俄罗斯LNG项目合作

2023年5月22日,福融容俄罗斯LNG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郑东新区举行。福融容国际贸易(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与俄罗斯天然气集团技术总工、内维扬机械制造厂技术总工马克西姆,现场在合作协议上交换签字并握手留影。 梦不落集团总经理吴礼强,内维扬机械制造厂总经理谢尔盖,郑州普若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强,郑州中俄贸易公司技术总监王笑飞等嘉宾出席见证。 据了解,俄罗斯内维扬机械制造厂,成立于1699年,300多年前,其主要业务是冶金制造。目前该厂正在生产气体压缩机设备以及石油设备、叉车卡车、天然气净化设备。福融容国际贸易(河南)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8月18日,福融容国际贸易(河南)有限公司是由梦不落集团,郑州普若姆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建纬(河南)律师事务所,河南纽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是专业从事商品进出口贸易、海外LNG工程EPC承包、国内外投资、商务贸易、法律咨询、跨境电子商务、免税区海关监管货物仓储服务、进出口贸易代理、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王松兴)

通达洞见——专访收藏家蒋理平先生

人物博报(史家治/王松兴/杜艺璇)报道 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岁月,或者深刻着历史年轮的时光,总是在某个具体的物件中倾诉着它的过往。或许是一幅画、一卷书页、一件陶器……这些文物与艺术品是精神内涵与优秀文明的最好表达,也被一代又一代人典藏、传承。 溯源·文化初心 通达美术馆是通达集团董事长蒋理平先生创建的私人博物馆。收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小众的领域,需要的知识面非常广阔,玩一辈子,就要学一辈子,为了扩充眼界,2019年年初的时候,在董事长带领下我们受邀拜访了朝鲜顶级画社,并千里迢迢的运回上百幅功勋、人民艺术家的作品,同年五月,董事长出资举办了《五月中国中美艺术》连展活动,在北京、西安等地都圆满落幕,也留下一些国内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而最后一站则定在了通达美术馆中,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得到社会跟艺术领域的一致认可。馆内的藏品无论从档次、价值、数量,也都得到了专家及专业机构的肯定。这其中,更加离不开董事长的匠心发展。 时光为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沉积下了浓厚的历史韵味,也让通达美术馆囊括了众多优秀藏品,从9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历经三十多年收藏时光,已经收藏了上万幅作品,涵国内外油画作品,和国内名家不同材质的绘画作品。时间跨度极大,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商周玉器、汉代陶器至道光年间李鸿章、光绪年间刘锡龄的作品,再到后来民国家具,和如今的当代艺术,整整跨越三个世纪,见证着历史变迁留下的灿烂魅力。 盛放·艺术魅力 蒋理平是一个非常热爱艺术文化,对于艺术怀有极高情怀的人。他认为,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魅力,每一件艺术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表达,他用十数年的时间去解读每一件作品背后的内涵,也依托于这份情怀与专业态度成为了省美协、省书协会员。他不仅善于发现艺术品的魅力,也善于挖掘青年艺术家,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自我展示与进修的平台,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增添一份助力。在他的收藏事业中,除了书画瓷器,他也喜欢收藏一些古董家具,美术馆内就有一些明清家具。清式家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等木制家具。结构上,清式家具都是经过精雕细琢出来的,如带有百宝箱的梳妆台,连抽屉和柜门的关闭都有诀窍。 为了便于朋友们前来展览观赏,通达美术馆做了科学规划,上下共四层,还有一层作为画室使用,总共加起来约有五千多平,画室的画案也有32平米,方便一些爱好艺术的,职业画家做一些文化交流活动。 美术馆内也有众多极难获得的臻稀藏品,如在展厅7楼悬挂的光绪年间刘锡龄指墨绘画作品四条屏,门厅出口展示的是张大千的作品《知足常乐》,张大千是能与毕加索交游切磋全能型画家,寥寥数笔,就能将孩子的期许跟动态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富有感染力。进门左边是陈子庄的小幅作品,用笔变化幽微,点线交织,神气内涵,外柔内刚。再下一层是我们的油画馆,进门挂的是罗中立1995年的《梳妆》系列作品之一。罗中立的画是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老师偏爱画“笨拙”和“拎陋”的人物,主要出自他对农民的尊重和爱,我们可以看到画风工整细腻,用色绵密柔和,光影也不是和突兀,整个作品就有种驻足区细品的欲望。 传承·民族之魂 有人说,人的一生应该有三重境界,第一重视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第二重视趋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第三重视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于超脱。文化是民族之魂,也让我们始终铭刻着来处,不忘初心。新时代下也需要我们不断去传承、发展,让艺术品永远焕发生命力,盛放璀璨多元的中华文化。  

俄罗斯康斯坦丁一行会见著名书画家张千恣

4月7日上午,俄罗斯普若姆-奥伊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斯坦丁、首席技术尼吉塔一行圆满结束了在郑州会见好友的三日幸福之旅,乘坐在中国高铁上开心的说,他们公司一定会在崭新的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业绩再上新台阶。 在这三天里,这两位俄罗斯朋友,非常开心看到先前的两位中国员工郑州普若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强、郑州中俄贸易技术公司总经理王笑飞,更加开心结识了新朋友嵩山少林寺32代俗家弟子、少林达摩初祖书画院院长张千恣以及更多长期关注中俄贸易文化合作的社会各界朋友。在郑州齐爷庙里,大家一起修禅、练拳、品茶、素斋,其乐融融。 前排左起:普若姆首席技术尼吉塔,梦不落(福建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礼强,普若姆-奥伊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斯坦丁,少林达摩初祖书画院院长张千恣,少林俗家弟子、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东盟总局行动追讨部副部长郭金华,原郑州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姚建新。二排右起:中国小康网刘涛,少林达摩初祖书画院秘书长阎豫军,郑州普若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强,武林风笑将、少林寺心意把第五代传承人王知亮,福融容国际贸易(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少林达摩易筋经当代传承人周丞印,郑州中俄贸易技术公司总经理王笑飞在一起合影留念。(王松兴)

俄罗斯朋友

少林千恣收徒徐一丹仪式在郑州举办

202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廿五。少林张千恣大师收徒徐一丹仪式在裕丰源(郑东新区店)举办。俄罗斯低温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强,中俄贸易技术公司经理王笑飞,河南一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晨密,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律师苏玉康、朱业津,徐一丹姨姥爷岳瑞海、父亲徐海亮及少林千恣禅武门弟子代表孙文义、唐欢迎、王艺博、牛勇、徐伟等出席见证。河南省法治建设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刘海宽主持仪式。(王松兴) 徐一丹赠送师父小棉袄 张千恣回赠弟子牡丹图 【人物简介】张千恣,原名张建华,法号行吾,安徽阜南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萍工笔重彩高研班。系少林寺第三十代住持喜公禅师得意弟子德昭大师的入室弟子。现为中国禅学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工笔重彩研究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徽商书画院副院长,少林达摩初祖书画院院长,郑州齐爷庙住持。齐爷庙全称齐天大圣庙,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石佛镇洼刘村村西,始建于大清乾隆卅六年(公元 1771 年)。 少林千恣禅武门弟子名单 胡利、陈永福、张博洋、张博地、杨刚、孙文义、郭炳端、花彦平、荣守龑、乔辉、崔万幸、郑留明、张国杰、窦豪、杨宝忠、吕贺、刘磊、薛云卿、刘顺利、徐伟、王彦坤、付孟瑜、刘培、贾英爽、李红星、李宏伟、李陈英、王红卫、朱松、周二友、李金莲、李玉飞、王丹、关加加、彭嘉瑞、王洪亮、刘军领、刘鹏、单云辉、宋亚晓、申向克、李杨、韩栋冰、王祯帅、张贝贝、李梓豪、端木鲁英、王宇旋、陈孟强、韩石磊、崔永刚、姜亚飞、焦燕辉、郭思含、邵军、张红磊、陈鹏、于恒杰、崔红波、李蕊、彭圣洁、袁文峰、杨墨、唐欢迎、杨政伟、李慧敏、路胜利、刘薇、刘建朋、冯海军、翟宝林、汪思宇、王艺博、张斌、牛勇、王金柱、徐一丹……  

李林奇:“硒”望农业漫漫路 科创兴农护健康

“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国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的漫漫形成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自古以来,饮食健康始终是人民避不开的话题。民以食为天,所谓饮食健康很大程度上去决定摄入人体的微量元素,在人体所需的几十种元素之中,最被我们所忽视的便是硒元素。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自此国内外学者展开的对硒的研究。北京生命源泉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奇目光长远,独具慧眼,在了解硒的好处与用途后义无反顾的踏足富硒产业,自此一干就是几十年,风雨兼程,收获了属于他的富硒成就。十年多岁月里,李林奇带领着技术团队走遍中华山河,亲力亲为,一丝不苟,秉持着绿色农业的思想推出了富硒营养液等等产品,给了务农人员与消费者一份稳稳的幸福,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硒”望。 近日,《品牌研究》专访北京生命源泉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奇。 初始“硒”望之光 厚结不解之缘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人生犹如暴风雨中举步维艰的船舶,途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所幸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林奇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那时的大多数人一样,他中学毕业后来到化工厂工作,凭借着踏实能干与过人的勤奋,他在这里学习到了许多化学原理与数据分析能力,从一名质检员慢慢坐上了厂长之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李林奇结识了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高科技“三农”发展促进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周法永博士,自此毅然决然的踏足迈进了肥料行业领域,于2004年建立了北京生命源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随着国内外学者展开的对硒的研究逐步深入,大家发现硒的重要程度可能远超人们的认识。此后的1989年,美国官方又两次扩大和提高了硒的添加范围和剂量,并将人体的每日摄取量定为200微克。硒作为生物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通过参与体内活性反应,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物生化功能作用。硒的这一作用机理使得其能够起到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能够催化并消除对眼睛有害的自由基物质,对提高视力有明显的作用;能够防止体内有害物质沉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能够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被称为微量元素中的“胰岛素”。也正因为硒的功能之多,被誉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继碘、锌之后的第三大营养元素。 北京生命源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初创之时,李林奇赴黑龙江实地考察,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植物因缺乏硒而造成产量质量不佳,他随即拜访了周法永博士,也因此结识了中国微量元素科学会副理事长王广仪教授,从此,李林奇便开启了他于硒的不解之缘。 躬耕“硒”望之田 无悔初心难忘 硒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其不均的,中国更是缺硒大国,在中国,居住在缺硒和严重缺硒地区的人口有8亿人左右,因环境缺硒而引发的人类疾病不在少数,轰动一时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就是因缺硒导致,所以人为补硒刻不容缓。硒被划分为无机硒、有机硒、生物态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对人体有益,据对“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土壤进行取样调查,凡是长寿地区的土壤和食物中都富含微量元素硒。 李林奇亲力亲为走访调查,带领团队各地采样分析,最终在2009年研发出了现在所售卖的有机富硒营养液,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于2016年被农业部授予科技成果评价证书。北京生命源泉生物有限公司的富硒营养液具有吸收快、作物转化率高、使用方便、促进瓜果结实、增产效果明显的特点,受到了富硒农产品界的广泛认可。 据李林奇回忆道:研发推广之初,果农菜农对硒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部分农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了富硒营养液,结果收获之时蔬果美味可口且个头惊人,果农菜农无不为之震撼赞叹。上至东北基地富硒大米,下至海南富硒芒果,广至各地富硒苹果,北京生命源泉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富硒营养液已经遍及大江南北。 富硒营养液并不只含硒,李林奇利用苦参、苦藤皮、冬凌草等中医药物,加之其他微量元素的融合,使营养液能够提供足够的硒、锌、铁等元素。富硒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对果农而言,相比普通苹果的个小平价,富硒苹果个头大利润多,富硒营养液还有很强的增产作用,土地利润翻了几番;对消费者而言,价格适中口感极佳的富硒农产品无疑是首选,富硒产品还有着控制血糖、防癌抗癌等等作用,在促进健康层面无疑立下了丰功伟绩。除此以外,李林奇还携手团队研发出了独具特色的“富硒活土宝”。 许多农业大省因开垦频繁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板结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富硒活土宝”则是土壤板结的天生克星。活土宝能够改良土壤、防止板结、增加有机质,甚至还能促进植物根系发展,只需一周时间,本来毫无生机的土壤便可以重焕活力。农业与畜牧业密不可分,富硒产品专利的问世同样对畜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林奇带队研发的系列“富硒饲料添加剂”同样不可小觑,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的分解氧化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动物抵御各类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还能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加速动物的生长与发育,促进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促进其生长。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其产品,有效的提高肉猪的日增重,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猪肉的品质,使得猪肌肉的红色度显著的提高,还可以提高猪的生殖激素水平。不仅是猪,各种畜牧业动物饲养中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富硒饲料添加剂也在动物的养殖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意义。 李林奇同样带来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富硒小麦胚芽粉与富硒姜枣茶等产品,健康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在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中,长期服用后许多人再未发生感冒症状,有数百人的白发逐渐变黑,有近百人的老年斑开始脱落。 全面健康方能有全面小康,绿色大健康是李林奇数十年来不变的初心,他也在用实际行动将曾经的梦想兑现。 开辟“硒”望之路...